2016 |
乳腺外科 | 肿瘤科乳腺癌术后放疗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2)T1、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 view |
2016 |
乳腺外科 | 乳腺癌辅助化疗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腺癌(ICD-10:C50.801,C50.802 C50.803,C50.804伴C50.900),符合以下条件:
1.腋窝淋巴结阳性。
2.腋窝淋巴结阴性但伴有高危复发因素者:如①年龄<35岁②肿瘤直径>2.0cm③核分级为Ⅲ级④有脉管癌栓⑤Her-2阳性(指免疫组化3+或/和荧光原位杂交有扩增)。
注:对于Her-2阳性,同时LN阳性或淋巴结阴性的T大于0.5cm的患者,建议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 》和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1.症状:发现乳房肿块。
2.体格检查:乳房触诊及腋下淋巴结触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情况。
3.一般情况评估:体力状态评估。
4.实验室检查:乳腺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25及CA153等。
5.病理诊断为乳腺癌。
| view |
2016 |
五官科 | 唇裂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唇裂(ICD-10:Q36)
行唇裂修复术(ICD-9-CM-3:27.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唇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
2.有的上唇皮肤与黏膜完整,但肌发育或连接不全,称为唇隐裂。
| view |
2016 |
五官科 | 腭裂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腭裂(ICD-10:Q35)
行腭裂修复术(ICD-9-CM-3:27.6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腭部裂开,可为完全性裂,也可为不完全性裂;可为单侧裂,也可为双侧裂。
2.有的为黏膜下裂(隐裂),腭部未见明显裂隙。
3.完全性腭裂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唇裂,牙列错乱。
| view |
2016 |
产科 | 子痫前期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子痫前期(ICD-10:O13/O14):妊娠34周以后的晚发重度子痫前期。
(二)诊断依据。
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 版)和《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1.病史:高危因素
2.临床表现:高血压、尿蛋白、水肿;特别注意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3.辅助检查: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测定、血脂、尿液检查(包括24小时尿蛋白)、血电解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肝、肾等脏器及胸腹水情况、血气分析、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电子胎心监护、B超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及胎盘功能等。必要时CT或MRI检查。
| view |
2016 |
产科 | 胎儿生长受限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
(二)诊断依据。
指无法达到其应有的生长潜力的小于孕龄儿。
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应有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其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 view |
2016 |
传染科 |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表型药物敏感试验或分子药物敏感试验检查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 view |
2016 |
传染科 |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18,A15.01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 view |
2016 |
传染科 | 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复治肺结核(ICD-10:A15.028,A15.02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 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 view |
2016 |
传染科 | 初治菌阴肺结核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阴肺结核。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 细菌学检查:痰涂片及痰培养阴性。
5. 抗结核治疗有效。
6. 临床可排除其它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 view |
2016 |
传染科 | 儿童肺结核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肺结核。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2014年WHO《国家结核病规划关于儿童结核病处理指南(第二版) 》,2011年版《中国儿童结核病防治手册》。
1. 临床症状: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持续咳嗽超过3周,
发热(体温 >38 °C,持续 14天以上 ,排除疟疾/肺炎等其他常见疾病引起)、盗汗、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体重下降或生长迟滞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轻者可无体征。
| view |
2016 |
儿科 | 性早熟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E30.1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中华儿科杂志,2015,53(06):412-418。
临床表现:
1、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3、骨龄超前1年以上;
4、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l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性早熟(ICD:E30.10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中华儿科杂志,2015,53(06):412-418。
临床表现:
1、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3、骨龄超前1年以上;
4、性腺增大: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l卵泡;男童睾丸容积≥4ml,并随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增大。
| view |
2016 |
儿科 |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7.15;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7.15;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 view |
2016 |
儿科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ICD编码 G0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感染高危因素。
2.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嗜睡、喂养困难、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呕吐、腹胀和腹泻等。
3.神经系统表现:易激惹、惊厥、前囟饱满、颅缝增宽、肌张力改变、昏迷等。
4.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浑浊,足月儿白细胞数>32×106/L(日龄<1周)或>10×106/L(日龄>1周),早产儿白细胞数>29×106/L,糖降低,蛋白增高。
5.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B超可协助诊断,并发现脑脓肿、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生素治疗:选用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2.对症治疗: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
3.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稳和能量供给。
| view |
2016 |
儿科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95百分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降低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
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
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 view |
2016 |
儿科 | 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ICD-10: P70.4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低血糖高危因素。
2.临床表现:反应差,阵发性发绀,惊厥,呼吸暂停,嗜睡等非特异性表现。
3.血糖测定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合理监测血糖。
| view |
2016 |
儿科 |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病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5-10岁儿童。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部分患儿发病前可有呼吸道感染或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因素。
2.症状体征:典型皮疹为高出皮面的出血性紫癜,以四肢伸侧面为主,常为对称性。可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关节及消化道受累表现。部分患儿出现浮肿、血尿及蛋白尿等肾脏受累表现。
3.实验室检查: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部分患儿出现白细胞及CRP等炎症指标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血小板增高及其他凝血指标异常;消化道受累时大便潜血可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view |
2016 |
儿科 |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本病诊断要点为: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多数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天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喘憋,重者出现紫绀,5~7天达到疾病高峰。<3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检双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2 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 view |
2016 |
儿科 | 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非危重)(ICD–10:J18.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16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昼夜PEF变异率≥13%。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 view |
2016 |
儿科 | 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 |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ephritic Syndrome,缩写为NS,ICD-10:N04.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八版)。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尿蛋白定量>50mg/kg/d;尿蛋白/尿肌酐比值(mg/mg)≥2。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g/L。
3. 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5.72mmol/L。
4. 眼睑、颜面及四肢全身水肿,水肿为可凹陷性。
5.无明确继发性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9年)。
| view |